小升初焦慮突圍
作者:賈運濤
來源:紀檢審計部
發布時間:2025-06-24
<p 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
<span style="font-size:16px;font-family:Arial;line-height:2;"></span>
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
<br />
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
<span style="font-size:16px;font-family:Arial;line-height:2;">六月的晚風吹過陽臺的綠蘿,沙沙作響。我坐在客廳的角落,看著女兒將鉛筆盒、草稿紙一一放進書包,粉色書包上的小熊掛件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。臺燈的光暈籠罩著她認真的側臉,恍然發現,那個曾經踮著腳要我抱的小不點兒,竟已站在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路口——明天她將迎來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場考試。</span>
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
<span style="font-size:16px;font-family:Arial;line-height:2;">沙發上的《小升初升學指南》,家長群里的“上岸秘籍”討論,瞬間勾起我那段焦慮時光。起初,我被周圍家長的“雞血”節奏裹挾。看著他們給孩子報語數英補習班,四處打聽升學捷徑,我的焦慮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。我開始失眠,不自覺地把壓力轉嫁給孩子。因她寫作業慢而急躁,因小測驗成績下滑而焦慮,父女關系一度緊張。轉折點是一次深夜長談。孩子說:“爸爸,我知道你希望我能考上好的初中,我會努力的,相信我。”她明亮的眼神讓我意識到,我的焦慮竟成了她的負擔。我開始反思:教育的本質,難道不是幫她成為更好的自己?此后,我停止盲目報班,和孩子梳理優勢興趣,制定合理計劃,既鞏固基礎,也探索熱愛。我減少關注家長群的小道消息,更在意她的情緒和習慣。晚餐后的閑聊、周末的爬山打球,讓我們在輕松中積蓄能量。</span>
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
<span style="font-size:16px;font-family:Arial;line-height:2;">如今站在考試前夕,看著女兒有條不紊地準備,我終于明白:教育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,比起執著于終點,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欣賞沿途的風景。放下攀比的執念,以平和的心態做她成長路上的支持者,或許才是最好的教育。我相信,她帶著這份從容與熱愛,無論走向哪所學校,都能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。</span>
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
<br />
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
<br />
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
<br />
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
<br />
</p>